蝴、蝶释义
(2007-03-30 14:14:43)
标签:
杂谈
分类:
MSN搬家
主任搞来一本新出的《中国蝶类识别手册》。可给了我机会好好审视这多姿的生灵。翻着图片和介绍,看着各种蝴蝶的名字,忽然很奇怪,所有这些虫子,都叫××蝶,在昆虫学家的介绍里,也是蝴蝶和蝶并称……
那么……蝴,是什么意思呢?
上google搜索,不得其解。于是上了维普,在语言文字杂志里一搜,才知道,这个词在语言学界颇有一番争议。
1999年《中国语文}1999年第6期曾有刘萍《“蝴蝶”考》一文,据《事物异名别称词典》说:“蛱、蝶均为蝴蝶,古并称指蝴蝶”。此说可从《说文解字》、《玉篇》等字书中得到证实。《说文解字》对“蛱”、“虫疌”的解释是:“蛱,蛱虫疌也,从虫夹声”、“虫疌,蛱虫疌也,从虫疌声”。“虫疌”乃“蝶”本字。《玉篇》:“蛱,古协切,蛱,蝶也”、“虫疌,山颊切,虫疌,蛱也”。这说明在古代,最晚在汉代,“蛱”、“蝶”、“蛱蝶”已并用了。
但中语文2002年第2期(总第287期)沈怀兴撰文《关于“蝴蝶”的讨论——《“蝴蝶"考》献疑》认为,上文所引《玉篇》有误。沈认为,刘文引作“‘蛱,古协切,蛱,蝶也’、‘虫疌,山颊切,蛱,虫疌也”’的文字,应该照他本改作“‘蛱,古协切,蛱蝶也’、‘虫疌,山颊切,蛱虫疌也”’。
而同期刊载严修鸿的文章《也谈“蝴蝶"命名的理据》,认为刘萍《蝴蝶考》一文认为“蝴蝶”本来是“胡蝶”,“胡”是一个语素。这两点无疑非常正确。但他认为进一步把“胡”的晚起义项“胡须”当作“胡蝶”命名的根据是不对的。
严修鸿提出:
一、
“蝶翅”是蝴蝶命名的主要着眼点。“蝶”是从“蝶(去掉虫字边)”得的形声字,从声训的角度看,“蝶(去掉虫字边)”声多有“扁薄”之义,如鲽,比目鱼,形体扁薄;牒,书写用的木(竹)片;褋,单衣……
二、而《说文》中没有“蝶”字,但这种虫子在这本字典中称做“蛱虫疌”,“虫疌”的含义虽不清楚(不少字书把它当作“蝶”的异体),然而“蛱”的意义却不难推敲。“蛱”从“夹”得声,而从“夹”得声者多带“位于两边而且扁薄”的性质,如夹,在左右两边;峡,两山之间;颊,脸两侧从眼到下颌的部分;荚,两旁相夹豆在其中……
三、胡蝶的“胡”早期并非“胡须”,因为“胡”用于指称胡须是比较晚近的事情。
四、“胡蝶”的“胡”含义是“大”。魏人张揖的《广雅·释诂一》说得很明白:“胡,大也。”从声训角度看,从“胡”得声的字多有大义,如湖,指积水的大泊;葫,大蒜;此外.带“胡”语素的词语常称“大物”,亦可证“胡”有“大”义。例如:胡沙,一种大型鲨鱼;胡蜂,一种体型较大的野蜂。
综上所述,“胡”指“大”,“蝶”指“薄翼”,两者相加就是“有阔大而扁平翅膀的虫子”。
分享:
喜欢
0
赠金笔
阅读┊
收藏
┊
喜欢▼
┊打印┊举报/Report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
前一篇:重复发,只为让更多人看到
后一篇:2007年青边口植树活动倒计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