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刚玩U盘的时候,大家都说slc寿命最长,tlc最短,但都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?
小时候我买盘的时候,包装上一般都写着,某某厂,保证数据十年不损坏之类。要知道那时候都是slc,我不知道当年的厂商是怎么计算出slc保存十年的。
我觉得就是一个极端的算法,保存数据的电子,电荷每年损失10%,这样电子因损失电荷从1到0,正好是十年。
但我的那些老slcU盘,最老的一个26年前买的,现在里面的照片也没坏,所以说厂商写的时间是一个极端值,也就是slc最少能保存数据10年不损坏。
按照这样计算,mlc就相当于把2进制数转为3进制,也就是说从1损失到变0,只需要原来一半的时间,也就是稳定性减半,再加上进制变大,意味着如果改变同一个起始位置的数据,有可能会过多读写同一个晶体管。
比如,从1改成0,从2改成0,slc会分两次操作不同的晶体管,但如果是mlc,两次会修改同一个晶体管,导致不能像slc那样物理上就擦写均衡,那某些晶体管会比其他位置的老化更快,要知道一个坏掉,数据可是会坏掉一串的,所以稳定性会进一步降低。
按照这样计算,mlc无错保存数据的最低线,就是slc的10年减半,也就是5年,再减去因为进制问题导致某些位置老化过快就再减去1年,差不多4年吧
那tlc也就2年,qlc也就1年左右吧。
当然这些都是我按照厂商那个极端的说法推算的,实际上应该大于这个数值,毕竟现在主控的纠错算法也在进步,多少会弥补的
以上就我的个人的浅见,欢迎大家指正
老生常谈, 闪存, 寿命, 到底, 多少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x